回首1996年入司的场景,柯建宏还历历在目,当时的他被分配到酿造车间当一名普通的操作工,开始与酒相伴的日子,从此柯建宏便与工艺质量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深耕劲牌25载,他说:“我要当中国劲酒产品工艺质量的护航员。”
得益于多年在车间一线的工作经历,柯建宏拥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
保健酒陈酿跟踪电子记录单,被配制车间的工艺员们称之为“工作神器”,因为它能快速定位酒体陈酿期及各酒体质量情况,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电子记录单的“创始人”正是柯建宏。
2008年,刚刚担任车间工艺主管的柯建宏,在梳理手头工作时发现当时车间的各类工艺执行记录都是用纸质单页记录。经过观察,柯建宏发现纸质版记录存在人员操作时漏页的风险,并且工作内容计划性不强,工艺员在下达工艺指令单时往往需要反复翻阅纸质记录,管理模式被动且粗放。
“能不能把纸质记录转变为电子记录呢?”柯建宏脑海中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的可行性,柯建宏开始长驻车间,摸透每一道工序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指标,同时还在工作间隙详细了解操作人员的需求,确保符合生产实际,保证了实施电子版记录的可能性。
万事开头难,但柯建宏没有退缩,四处找资源,自主学习,不断摸索,保健酒陈酿跟踪电子记录单还真做成了!记录单的使用大幅提升了产品过程追溯以及质量数据分析能力,做到了实时跟进、加强监督,车间的员工们对这次改进纷纷点赞。
熟悉柯建宏的人都知道,他不仅是个善于思考,洞察力强的人,更是一个勇于创新的人。
14年前,当时的中药数字化提取技术还没诞生,中国劲酒采用的渗漉技术,调配酒体在转入罐区陈酿之前还需要进行一次粗滤。粗滤环节不仅耗时久,效率也始终上不去,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粗滤得不到改进,也就意味着调配产能的提升被制约。
“是不是可以取消粗滤呢?取消粗滤对产品质量会不会有影响呢?”柯建宏的脑子里闪过这个念头。带着一系列的不确定,柯建宏主动开展了关于《取消中国劲酒粗滤》的研究工作。
没有材料作支撑,他就从头开始对工艺历史数据进行梳理分析,跟踪研究粗滤对酒体质量影响。经过大量的小试和可行性分析,试产方案被认可,他全程跟进,通过充分的数据佐证和持续跟踪,最终通过评审,实现了取消粗滤工艺的目标,在保证酒体质量的前提下解决了调配效率提升瓶颈问题。这项工艺改进次年获得公司创新项目的二等奖。
这些年,柯建宏在调配、陈酿以及精滤等方面都有着很深的研究。工艺难点、痛点,似乎到了柯建宏手里都会迎刃而解。根据数据显示,柯建宏重点参与的公司级创新项目有11个;在他的主导下,低度酒的无氧调配循环工艺应用等改进已实现标准化。
“公司不断在发展,新的挑战接踵而至,我们不能安于现状,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公司的发展。”这些年来,柯建宏一直不断给自己提要求,下任务。
柯建宏陆续考取了食品医药工程中级工程师、保健酒品评员、内审员,他积极学习GMP、ISO9001、HACCP、ISO14001等体系知识,并将学习知识转化落地。
2011年,接到公司筹建山南厂区的任务,柯建宏作为核心骨干参与其中,对于他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新的挑战。在不懈努力下,由柯建宏参与设计的山南厂区工艺管网成为公司工艺管网标杆。
当山南厂区的运营步入正轨,柯建宏再次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工艺科,担任工艺科组长,继续深耕保健酒工艺。车间里、实验室里,人们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只要车间反馈问题,他总会第一时间进行沟通,迅速给出解决方案,他的敬业态度赢得了车间员工的充分信任。
在工艺质量的道路上,他一直这么锲而不舍地前进着,正如他许下的那份承诺:做中国劲酒产品工艺质量的护航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