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主园区有“日出东方广场、矿冶峡谷、矿业博览、摩崖石刻、井下探幽、天坑飞索、激情滑草、芯动乐园、石海绿洲、雉山烟雨”十大景观,设有“勘探遗迹体验、采矿遗迹观光、生态复垦休闲、矿物自助加工”等多条旅游线路。日出东方广场矗立着中国最大的毛主席石雕像,像高9.15米、重58吨,由12个组件分8层组装,是全国唯一采用这一姿态的个性化主席雕像;雕像身后有10余组铜浮雕文化墙,全面展示铁元素被人类认识、开发、利用过程,以及大冶铁矿作为中国钢铁摇篮的发展全貌。矿冶峡谷经过50多年大规模机械开采,给人扑面而来的震撼,让游客领略现实版的“愚翁移山”精神。矿业博览园分勘探、采矿、运输、选别四个类别集中展示昔日“开山夺宝”的“巨无霸”,并配以中英文对照的文字说明,给冰冷的钢铁设备注入文化的内涵;
博览园还陈列了铁梅、结晶、风采、张之洞等工件雕塑群,集中表现矿冶文化内涵,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主题最鲜明的工件雕塑群。井下探幽使游客零距离观看、参与现代化井下采矿过程,为体验井下采矿、生产生活、认识地层深处之谜提供了新平台。芯动乐园通过敲击不同长短的岩芯,演奏出美妙的音乐,令游客发出心动不如行动的感叹。 石海绿洲体现了矿山人改善环境的决心和力量,见证了石头上种树的奇迹。雉山烟雨展现了尾矿库别样的迷人风光。
此外,公园还以羊肠小路、观景楼台、通透式围栏等方式,将园内麻雀垴山上的侵华日军碉堡,山中汉冶萍时期炸药峒、侵华日军炸药峒、汉冶萍时期的麻雀垴山隧道与山下的现代化采矿车间进行连接和分割,不仅有效的保护了遗迹遗址,还让游客观赏到现代采矿生产,是名副其实的“思想之旅、认识之旅、探险之旅、科普之旅”。
到2011年底,黄石国家矿山已建成三大游客体验参与项目,即“井下探幽”、“天坑飞索”项目、“激情滑草”项目。“井下探幽”于2007年5月改建而成,利用的是大冶铁矿东采车间原有的正85米水平到负53米水平作业巷道,游客可沿七百多级台阶深入138米的地心深处;途中还设有以不同采矿年代支护形式修筑的避炮休息室,可近距离感受井下矿工的生产、生活景况,深入了解井下作业的相关知识,零距离接触多种类型的采矿设备,亲身体验地球深处的采矿实景。
“天坑飞索”于2009年7月建成,项目历时近5个月建设,西起尖山156米水平,东到狮子山108米水平,斜跨天坑长度446米,落差达48米,成为华中地区跨度最长的一条索道;斜跨露天采坑的“天坑飞索”项目,让游客充分体验到飞跃极限、挑战自我的惊险和刺激。“激情滑草”于2011年12月建成,2012年1月正式对外运营。激情滑草项目铺设人造滑草道,下滑坡长120米,缓冲30米,道坡陡高度为29.6度,全长150米。让游客们能够在感受风一般速度的同时,又能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
同年,复制兴建盛公碑摩崖石刻。盛公碑摩崖石刻全文436字,文字数量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摩崖石刻之最。其原址位于铁门槛地区的山岩上,记录着清末第一“官商”盛宣怀招商承办大冶铁矿的历史,见证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为让这一文物重见天日,大冶铁矿将碑刻原样复制,建在国家矿山公园的“天坑”旁,对外开放参观,成为文化旅游产业新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