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全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湖北省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十大示范基地之一。位于大冶市西南3公里处的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绿山矿区内,距黄石市区28公里。是一座展示中国古代铜矿采冶发展史的专题型遗址类博物馆。遗址1973年被发现,博物馆于1984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据《大冶县志》记载:铜绿山“山顶高平,巨石对峙,每骤雨过时有铜绿如雪花小豆点缀土石之上,故名。”铜绿山丰富的铜矿资源吸引着历代矿工前来开发。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年代始于商代晚期,经西周、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汉代,历时一千余年。此外,唐、宋时期古人也曾在此开采冶炼铜矿。是迄今为止我国年代久远,生产规模宏大,内涵极丰富,连续采冶时间最长,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大型铜矿采冶遗址。自1974年起,经过长达11年的矿山考古发掘,共清理出不同时代、不同结构、不同支护方法的竖井(盲井)、平巷(斜巷)数百个,无支护竖井十多个,大小平巷近百条,春秋早期鼓风炼铜竖炉十座、战国晚期炼铜竖炉两座和宋代炼铜地炉十七座及一大批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我国古代矿业及冶金技术发展的缩影,被誉为世界矿冶奇观。
铜绿山古铜矿春秋时期采矿遗址陈列:展出了铜绿山古铜矿春秋时期采矿遗址发掘现场原貌:井巷纵横交错,层层叠压,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见证。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采矿技术陈列:展出了商代晚期至西汉时期该遗址出土的许多珍贵文物如商周时期采矿工具铜斧、铜锛等,编织工艺高超的竹器、巧夺天工的木器等。
铜绿山古铜矿战国至汉代采矿遗址复原陈列:展出了按1:1比例复原的战国至汉代铜绿山地区地下采矿的场景:观众可以身临其境,体验古代矿工采矿的艰辛。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冶炼技术陈列:在室内展出了许多与冶炼有关的珍贵文物、图片等,并按1:1比例复原了春秋早期鼓风炼铜竖炉模型,同时在室外复原了春秋早期冶炼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交通路线:大冶市内乘坐2路,3路
图片来源:大冶旅游微信公众号